2007年5月1日 星期二

從蒙特梭利到草原的教學方法


在髮型屋等待的時間, 從一堆過期八卦雜誌中隨手拿起一本. 翻到其中一頁親子版, 內容主旨是一位母親如何運用蒙特梭利教學法(Montessori), 令到年僅四歲的小女兒已懂得四位加減運算, 個千的英文生字與及培養出高自律又愛秩序的性格.訪問中該位母親又提及在自懷胎十月始已不停張羅女兒出生後的成長安排, 從搬到名校網內, 至搜集各種對有幫提昇幼兒成長發展的教材玩具, 甚至至親自報一些專業的育兒課程.總之所做的一切就是為了女兒的發展及將來.而文章的尾段, 是目光遠大的母親為了令女兒的能早適應兩文三語的交替運用.不惜實行全方位多元化不停站無間斷學習方法, 安排女兒早上到國際學校上課, 而下午則到本地的填鴨幼稚園上課.希望小腦袋不會浪費半點時間空間.在這個充滿競爭的世界裡, 早日穿好出戰的裝備, 等待出發.

口中不期然嘆出冷冷的一口氣.這位母親是為了眼前的女兒, 還是她心目中理想的女兒呢? 我不是母親, 也許沒有資格說什麼, 我那一刻我倒感興趣的是:「呀…除了蒙什麼的教材及食樹皮益智成長光碟外,不知道那個小女孩有沒有看過<放學ICU>及呢」無可否定的是父母都想將最好的給予自己的子女,的確年幼的小孩不會為自己打算,父母親需擔當起指導的角色,令兒童得到合適的教育及成長.從而發揮所長.但過猶不及,子女不過在這個充滿廢氣的世界活了不過是四萬三千八百多個小時, 已不停安排連成人都吃不消的興趣班,補習班...實行星期一,三,五去學奧數,英語及圍棋, 星期二,四,六就學游水,珠算及畫畫,星期日不是家庭日, 而是面試班及禮儀班.而過份的催谷及付出,往往令父母急於看到成效,因而不適用盡一切方法又哄又疼的,希望子女會循自己的安排的計劃中一步步向前邁進及做出成績.而小孩就在這種一早已安排的人生上行到三十歲.因自小就在父母已清除一切障礙的平坦道路上行走.當日後稍遇挫折時即不知如何處理,甚至一跌不起…說到這裡, 就讓我想起早年看到一篇關於一名剛出來工作,成績優異的本科畢業女生,因不懂操作辦公室內的影印機,令到影印機不停吐紙,而女生則嚇得嚎啕大哭直至呼吸不順需要送院的汗顏報導.望子女成材,出人頭地似乎是大多中國人家庭養育子女的最大心願.但孩子的心裡的想法是怎樣,什麼都不缺甚至過多的生活是否等於開心,而子女們的天賦是否真的有機會發揮出來.父母們又有否有確實的體會及了解? 在網上搜尋器隨意輸入<親子>的關鍵字, 出現的是一堆: 如何令子女默書取滿分?增強子女記憶力十種方法,防止子女看電視方法及小一面試前準備及試題必讀等等...這是什麼的親子啊?

還記得上年中的一個悠閒週日,賦閒在家看到國際台播出一套紀錄片,是一個外國家庭將年幼的女兒寄養到非洲一個土著的部族裡半年.讓她感受另一種生活文化及體驗.而攝製隊則將小女孩的生活拍攝紀錄下來,鏡頭下的小女兒與土著每天都在無際的原野上生活,學習與大自然共存的生存法則,半年後母親與女兒坐在樹蔭下閒聊, 女兒興奮地說著,原野上各式各樣動物的習性,跟土著打獵的情況,分辨野果及表演騎大象等.看見小女孩一面童真滿足的笑著,就可感到她這半年所得著的遠比你跟我在鏡頭前看到的更多,也比坐在課室渡過同一段歲月光陰的小孩有著一段不可多得的人生.也是那些在玩螞蟻就即刻被父母打手板的香港小孩永遠不會知道及感受到的精彩人生閱歷.

每個人都只可經歷一次童年, 誰可以決定人的童年應怎渡過呢?怎樣的童年才是精彩無撼呢?要從理性的心智發展及感性的童話童真取得一條中線不容易.但今天的事今天做,明日愁來明日當.今天所作的周全計劃,誰可保証將來一定如願實現?若童年只得一次,請好好讓我們下一代的也感受一下童年,發揮你我都已去不返的童真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