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21日 星期四

快車男




可以分開兩個階段來講吧,第一階段是在十歲前,跟著就是十歲後。雖然是兩個不同階段,但夢想只有一個,都是跟車有關的。

兒時聽得父親說得多,加上不知何解對車有著濃厚的興趣,漸漸將的士司機成為我的志願。當時想法比較天真(可能有部分是受到父親誤導),每位的士司機都是車主(哈哈,係就發達囉)。既然車子是自己的,有可以合法經營客運生意,那就可以白天做生意,晚上接家人放工,或是一家人開車到西貢食海鮮,多好。當然,在白天的工作時間裡,為省下寶貴的營業時間,具有專業的賽車技巧是必須的。簡單說,「的士速遞」便是我的投射。用最短的路徑及時間將客人送抵目的地,除了表現我的專業駕駛技巧外,更能有效地將車子(無論是性能上,或是財務上)運用到最高水平,用得多,整體成本便減少,沒想到當時便有點商業頭腦。

在日常接載乘客的的哥生活中,難免會加插了警匪追逐、要為乘客逃離黑老大的追捕等等,為沉悶的生活加添精采。

但是,有些細節是未曾想過的,例如:當時的士是軚波棍波,轉得波多手都跛;當時柴油的士根本開不過120km/h,大大增加被黑老大截獲的機會;搵食車日日開十多小時,車頭難免有頭暈身熱,有可能上山水滾之虞;更重要的,是逐漸發現的士經營權大多是由大型公司持有,甚少有又是車主、又是司機的市民,各種各樣的社會現實,使我預計此夢想難以實現,催使第二階段的志願誕生。

我的第二階段志願是做房車/越野車賽車手。

自約小四開始,每年澳門大賽車是我的大節目,除了由於香港及鄰近地區缺乏賽車體育活動外,在家裡看賽車亦是少數得到父親批准收看的節目,每年風雨不改地在家收看兩天賽事。第一天賽事是電單車及新手房車賽,第二天為東望洋房車賽及三級方程式賽車。由於自小對電單車不敢興趣,亦對方程式賽車的賽車造型難以理解及代入(試問誰會開方程式賽車返工),新手房車賽又是永遠的豐田鬥本田(近年更是清一色CIVIC或是INTERGRA),故東網洋房車賽是我的喜愛。

小時候缺乏物理及幾何學知識,故每逢鏡頭瞄準東方灣及水塘灣時,看見車子從路的右邊飄到左邊,甚難理解為何車子會高速橫行。最具官能刺激的是車群在第一圈殺入葡京灣,總有變成碰碰車。令各位車迷留下深刻印象,肯定是當年東望洋賽車德國車手Joachim Winkelhock大戰英國Kelvin Burt的一場寶馬對豐田賽事,至今仍是最精采的賽事之一(看看 )。

除了每年一次澳門大賽車外,在年初偶爾有555港京拉力賽,有深刻印象的應該是在中二三的時候,在香港昂船洲做開步禮及第一個特殊路段,是一條軍方使用的封閉石屎路,跑一個來回,轉折點放了一個油筒。記得一部三菱EVOLUTION3(不記得車手是否ERIKSON)車頭緊貼油筒圓周做HANDBRAKE TURN,立即成為當天下午民記師兄弟的話題。越野賽車刺激無比,雖然只是與時間作賽,但由於路面環境變化萬千,需與領航員有良好默契,鬥智又鬥力,技術比場地賽車更高。

然而,當長大後,始知道外國很多車手都使從小玩KART培訓,到塞車學校深造,還有是要大量財力支持成長,發現與賽車夢越來越遠。還好,到外國的TRACK DAY及賽車課程,能一解相思之苦。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