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26日 星期四

香港-文化堆填區



評之評-10 years, countng…

閱畢,突覺筆者感到香港在過去十年原地踏步,在經濟、民生、文化等有各樣缺失,不知是人家跑的快、追得貼,或是自己倒後跑,無論是整體或是每樣範疇分開來看,總是令人不愉快。

經濟民生問題,有自身原因,也有地區因素,經濟氣候時有順景逆景,變數大,難講;這次我想談談香港文化。

筆者舉例,說香港街頭甚少遇到街頭音樂者,其演出質素也難以保證,在平民百姓的樂手已經不多,能夠衝出香港的更是少之有少。這讓我聯想起年前的屯門公園事件。

話說在屯門公園有一班退休長者,熱愛生命,更熱愛歌唱舞蹈,每天風雨不改,自發地在公園內舉行各項文藝活動,種類包羅萬有,由傳統的中國舞、社交舞、中樂、西樂、粵曲、歐美流行曲、卡拉OK,在公園不同角落裡,搞不同主題的文化天地,實行何而不同,來個文化大雜燴。試想像,各路耆英各求所好,跳舞的跳舞、唱歌的唱歌、演奏的演奏,自得其樂。

忽然一天早上,康文處連同保安人員,阻止演藝長者繼續大唱遊,原因是接獲音樂聲浪太大投訴,處方要取締此類型活動。結果傳媒大播、長者力爭,結果處方那出措施,進行「雙規」(在規定時間、規定地點內)演出,在演出地點更有保安人員維持秩序(或監察)。

可笑嗎!長者在白天建設演藝天地,純粹是娛己娛人,又不是向政府拿資源,更不是在公園賭錢,這健康開心的民間活動,政府為何不適當扶持,反而處處壓制?晚上唱歌擾民且說得過去,白天唱歌擾民真的未聽過。純為興趣的樂手們竟然要在這狹小的表演空間求存。若有人投訴馬場在賽馬日噪音擾民,不知政府如何處理?

從屯門乘坐西鐵往旺角,到處均是即食文化,連書展亦由文化活動變為潮點。貿發局舉辦的書展,經常強調入場人次,甚具營商意識。確實,近兩年書展加入了不同主題的講座,邀請知名人士及作家交流讀書心得,講座亦場場爆滿。但書展過後,大家對閱讀的那團火未得以延續,手中的書本又變回原本所持的NDS、PSP。忽然閱讀,這行為均指定在每年暑假的某一個星期出現,令人驚嘆。

若HARRY POTTER能對港人閱讀有起死回生的本事,實為港人之福。眼見巴士地鐵內,甚少乘客拿起書本閱讀閱讀,相對於英美或內地城市,在地鐵內十有六七位乘客均是車內閱讀,而國內讀者求知慾甚旺,索性在書城蹲著打書釘。究竟是港人重現實,或是外國及國內讀者愛文字、愛幻想,不得而知。

有時候,文化難免是由金錢催生出來的:筆者說上海各項娛樂場所均是世界頂級之數,將香港比下去。上海有高質素的樂手,很可能是老闆疊水,願意大灑金錢聘請一流人才,視為娛樂場所重要資產,要重點投資,令爵士樂場在浦東浦西均有;很不幸,香港的爵士樂場仍在艱苦生存。

自從有西九龍文化區這諗頭後,各地產商都「忽然」文化起來,大發銀彈去營造自己是醉心文化的企業,雖事出「突然」,畢竟企業資助文化活動,港人也能受惠。若「忽然」能轉化為「可持續發展」,實為港人之福。

後話1
說起香港即食文化、愛立標,很可能這是大都市的特色之一,此舉未必等於商業化或急功近利,但難免讓半桶水的單位有機會蒙混過關。

最近知道體藝校歌改歌詞,由普通話變為英語。這「改牌匾」動作,有甚麼含意?會否像國泰新上任的CEO對記者說「現時首要工作,是對現時所推行的政策作全面檢討」?抑或,為要標榜自己是英文中學,需要透過校歌作公關手段,推行大型的形象工程?倒轉來看,是否唱唱英文校歌便等於學校上下、所有成員的英語均了得?在香港,中英文均為法定語文,為何不能讓中英文歌詞並存?至少,尤德夫人唱過中文版。

本人甚為欽佩首任校長的前瞻性思維,在八十年代末勇敢地選上普通話來填詞。在同學們日唱夜唱的校歌中,是否在潛移默化地告訴唱者-要學好普通話,與內地十三億人民溝通?

後話2
從電視得知「九龍皇帝」曾灶財離世的消息,讓我回想起多年前香港曾爭論他的奏接是否屬藝術之列。

很奇怪,(希望我沒有記錯)管藝術的政府部門曾舉辦論壇,討論曾氏墨寶是否藝術,當時藝術館長說「不是藝術」。
那,甚麼是藝術?單憑一個人的說話便能鑑定哪是藝術?至少,他的書法是香港獨有,寫了多年,書寫風格始終如一,內容甚能反映香港歷史,作品更曾於威尼斯雙年展中展出,就算不能說是書法(CALLIGRAPHY),也肯定可收入「香港字體集」內(FONT TYPE),成為香港特有文化。為何港府不願正面評價曾氏的作品,難到舶來品先至正貨?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