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27日 星期一

報紙



在大城市裡,可以買到的報章種類通常較在小城鎮裡的多,在西歐發達國家,更是五花百門,全國報章、地區報、金融報章、小報、娛樂報、評論報,任君選擇。畢竟外國人口大,流動人口亦較大,半美元便有份全美五大報章之一的LA TIMES,大可悠閒地消磨整個上午。

香港報業於二十多年前仍是陽光燦爛的日子,香港有日報、晚報,讀者選擇較現時多,香港多位健筆於大報駐紮,報章成為市民吸收知識的主要途徑。然而,由於傳媒種類增多,令讀者及廣告商流往他處,加上香港銷售市場小,晚報已經失蹤,日報數目亦逐漸減少。

除了量變,香港報業亦出現質變。自蘋果日報以資訊娛樂化的小報報導風格推出市面,讀者當然是取易不取難,側重報導富娛樂性的資訊,可以把娛樂新聞變成要聞,並放在A1版,這是蘋果報業的成功之處,亦令傳統報章的新聞處理手法造成莫大的衝擊。

蘋果日報有一流的攝影記者,在新聞攝影比賽屢次獲獎。畢竟,由於評論文章愛太少,報導亦太少,除了幾位大師專欄外,新聞通常以娛樂式報導居多。

香港為國際金融中心之ㄧ(去年為全球最大認股證市場),但本土財經報章未能彰顯此金融重地。求知若渴的讀者,需要靠國內外勢力才行。

本地評論型中文報章,只有信報一家。當然,報紙裡看不到突發新聞版及娛樂版,報章風格甚有英國金融時報的影子,政治及經濟評論文章、不同立場的文章均刊登報上,讓讀者自行比評。當然,文章多、文字多,那就犧牲了貼圖的版面,若初次閱讀信報,恐怕吃不消;反之,若喜愛的話,只嘆早上閱報時間太少。

值得一提,國內有兩份評論型金融報章,具高度可閱性,這分別為「21世紀經濟評論」及「第一財經日報」。採訪、審編人員多、資源充足,對政經熱點則邀請學者作專題研討,討論的深度、寬度均令人驚喜(政治問題則另論)。更重要的是,就算講玩都非常專業,比如我曾在21世紀經濟評論,讀過一篇關於國際帆船賽的專題報導,對船、主辦單位、贊助單位等各環節均一一分析,頓然覺得自己在看一本外國中產雜誌;我也閱讀過第一財經日報中的一篇建築設計文章,詳述巴西人瑞建築師Oscar Niemeyer的建築風格,厲害嗎。

「21世紀經濟評論」及「第一財經日報」最難得的是,每週均有2整頁的書評,看了書評,便減省了許多買書的煩惱(又可能增加了許多買書的意慾)。在香港報章,則難得一見。

有需求才有供應,從報章可反映該地區讀者的閱讀取向。

1 則留言:

地獄小飛俠 提到...

同意,有求才有供。所以,香港傳媒的問題,我認為其實是香港文化的問題。而不只是媒體的問題,畢竟,沒有人看的話,不會有生果報的和方向報這類報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