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5日 星期三

CHANGE, CHANGE, CHANGE




陳兄越洋親身報導美國總統選舉盛況,本人也來湊湊熱鬧。

本人對奧巴馬的形象甚為討好,自他在民主黨內選舉時開始留意其動向。奧氏在黨內選舉開始至今,競選主題始終如一-改變(CHANGE)。

時勢造英雄,或是英雄造時勢,實在難以判斷。若在克林頓執政期間的歌舞昇平年代高呼「求變」的口號,恐怕難有今天龐大的擁護奧氏群眾;另外,若不是小布殊過去在任8年施行各項「德政」,包括:無謂地發動戰爭導致國債急升,油價曾升至每加侖4美元、經濟放緩令今夏旅遊計畫告吹,次按問題令業主無家可歸等,國民難以感受到切膚之痛,被迫求變。

有奧氏出現的地方,必有CHANGE字樣,這絕對是其競選宣傳的成功要素。希拉莉及麥凱恩不同,他們在講台上的廣告牌均顯示他們姓名;而奧氏則透過CHANGE字樣,向各選民顯示「有奧巴馬,有改變」的競選理念。經過多月來潛移默化,選民不難將奧巴馬與改變兩字聯繫起來。

在講台上的廣告中,純粹打出競選人或競選拍檔的名稱,對已認識他們的觀眾來說,這牌子變得沒有廣告價值;相反,對不認識他們的,牌子的作用只告訴他們是誰。

奧氏競選廣告團隊知道,當奧氏站台演說時,奧氏、講台及演講台上廣告牌均會在鏡頭中出現,並於全國新聞轉播數秒。他們知曉要細心利用這不大不小的廣告牌,排上以粗體、大寫CHANGE字,下沿印有以自己名字來命名的網站。讓奧氏告訴觀眾「他代表改變」、「我是誰?請到以下網站」。將這小牌子的廣告效力發揮極致,是奧氏有效宣傳「改變」理念的重要一環。而從黨內初選到今天當選演說Change has come to America,「改變」一字從未改變,仍代表競選核心思想。

曾在格琳美兩次獲得朗誦獎(Spoken Words Award)的奧氏,其演講技巧不用懷疑。而他對群眾有獨特的凝聚力,這是今屆其他候選人沒有的。留意競選拍檔在戶外進行演說,台上佈置不多,只有講者、演講台、高凳一張。在特邀講者演說時,奧氏便坐在高凳上,聽聽講者的看法、支持話。雖然戶外演講在安全上有重大風險,但這親民形象、與選民零距離接觸,俘虜了不少選民的心。在陽光燦爛的日子作戶外演講,奧氏總喜歡穿上白色恤衫、西褲,不穿西裝不打領帶,但摺袖。很有活力。

奧氏的英語口音與其他美國黑人不同,傾於英式英語(還需陳兄指正),口音獨特,更引起美國人們留意他(另一講英式英語的知名人物為美國演員Samuel Jackson)。

曾有香港評論說,奧氏的Reclaiming the American dream演說,可與馬丁路德金的I have a dream相比。文章以小放大,自己真人演譯美國夢。

從奧氏得到349張選舉人票,大幅超於所需的270票的三成,可見奧氏的個人魅力、選舉團隊實力、競選經費財力均超越對手麥凱恩。更重要的,是選民有著「改變」的心態,投下奧巴馬一票。

傑出的演說家能否成為成功國際領袖,與各國共創和諧道路,還需拭目以待。

沒有留言: